伊斯坦堡的舊皇宮:Tokapi在聖蘇菲亞博物館後方,入口附近有一座華麗的噴水池。這座噴水

池是Sultan III所興建,遠看噴水池的亭腳有屋簷,很像巨大的售票亭;近看雕刻的花紋和書寫

的阿拉伯文字把噴水池裝飾成非常繁複。

 

    皇宮的入口有軍人鎮守,從帝王門往回看,藍色清真寺和聖蘇菲亞博物館剛好排成一直線,

這三個舊城區的景點在夜晚時分遠看也是雄據Sultanahmet區的地標。穿過帝王門來到花園,

左手邊有一座教堂,很奇特地並未在土耳其的過去歷史上被插上喚禮塔改建成清真寺。右手邊

是真的售票亭和禮品店。穿過祝福之門的安全檢查之後,就可以進入皇宮另一庭園。祝福之門

除了金色的阿拉伯文之外,兩支高高的尖塔看起來很像中古世紀的城堡。

 

     庭園內種了許多高大濃密的樹木,在樹影下的小徑行走非常舒服。左手邊有座特別突兀的

塔樓:正義之塔,塔的下方附近剛好就是後宮(Harem)的入口。後宮是有導遊帶領英文解說

的,內部最多的就是空蕩蕩的房間,過去即使是佳麗三千圍繞的地方,日只剩人去樓空的皇

宮建築。但是鑲金邊的大鏡子金色的水龍頭、蘇丹王的浴室,仍然華麗無比。浴室分三間:

更衣、按摩、洗淨。蘇丹王子在年幼由於避免成為宮廷鬥爭的犧牲者,也是住在後宮裡面。

子的床第用具和瓷磚、圓頂裝飾充滿貴氣。

  

    離開後宮,在另一個大廳中展出蘇丹王的服飾,包括帽子、衣服、腰帶和鞋子。豹皮的墊

子、寬大的衣服以及近代類似軍服的衣物象徵鄂圖曼土耳其時期的演進。有些衣服佈滿了阿拉

伯文,就像是佈滿法力的衣服。隔壁三間是珠寶室,珠寶室陳列許多光彩奪目的王室收藏。

然寶石在過去的切割技術下無法像今日充斥銀樓內的戒指般耀眼,但是在大小和數量上都是相

當驚人。最常見到的是鑲有許多紅色、綠色寶石、以及鑽石的首飾盒、髮飾。黃金鑲寶石的座

椅、金色大型燈台、鑲滿了貝殼裝飾的王座都反映出王室的尊容和奢華。其他特別的寶物包括

大的鑽石、鑲寶石的匕首、水壺、金色的戰袍、弓箭、聖約翰的頭蓋骨、手骨......手骨

是包覆在黃金的鎧甲中,真不知道為何有這種東西?!象徵蘇丹王權力的戒指、印信、鑲有各

種寶石的戒指、以及不同重量的綠寶石都大量地擺放在陳列室。

 

    離開珠寶室,可以參觀王室的庭園。庭園中有噴水池、有觀景台:藍色清真寺、金角灣

新城區的卡拉達塔都清楚可見。花園附近的房間內有展示宗教品,先知穆罕默德的毛髮、牙

齒、腳印模子、聖地的沙子都一個個分成小瓶子放在展示台上。走出戶外,王宮花園的亭台

樓閣一角,博斯普魯斯海峽清晰在望。

 

    走出幸福之門就回到了原來的庭園,旁邊有許多上方有煙囪的建築,也屬於展示區。

裡展示了過去帝國輝煌時期友邦贈送的禮物:有銀製的大象、鳥、縮小的噴泉模型、埃及

尖碑模型、銀製地球儀。另外兵器展示間裡面有許多巨大、看起來很難使用的兵器:棒槌

長矛、盔甲、巨大火槍、小左輪槍、十字軍的大劍、日本武士盔甲、武士刀。蘇丹王對

國的瓷器情有獨鍾,還收集了元、明、清三代的12000個瓷器。大多是青花瓷盤、花瓶,

數特別的花紋是紋上阿拉伯文。

  

    皇宮旁邊是考古學博物館,沿著旁邊的石板路走出去就離Eminonu港口不遠了。港口

旁邊的西傑爾克火車站是過去東方快車的終點站。雖然過去的風光不再,但是古色古香

的車站依舊保存著風味。海港旁邊的小販勤快地叫賣現釣現烤的魚肉三明治,耶尼清真

寺和蘇雷曼 尼耶清真寺、新城區的高塔,構成海港旁邊美麗的天際線。

 

    坐著電車我們回到Sultanahmet區。在聖蘇菲亞博物館對面有通往地下宮殿的入口,

沿著樓梯走沒幾階就可以看到亮著紅燈和黃燈的宮殿石柱。地下宮殿本身並非宮殿,

是西元六世紀查士丁尼大帝建造的地下儲水池:Basilica cistern。143公尺,67

尺,9公尺。裡面的溫度略冷,撐起宮殿的石柱非常多,燈光就是從石柱的基部往

上照。空氣中迴響著旁邊咖啡廳的交響樂,而不時有水滴從陶土色、螺旋狀屋頂滴落下

來。底仍有不少水,水裡甚至養了魚,體型大的可以到50公分。順著步道往前走有

小路燈沿路指引方向。宮殿中另外有兩個著名景點:一個是淚柱,石柱上呈現許多像蝸

牛殼般的立體螺旋紋路。因為柱子本身是墨綠色,更顯得詭異。第二個景點是更後方的

梅杜莎頭像。有兩個柱子的基部都是墊在梅杜莎的頭上,一顆是側面像,一顆是完全顛

倒的,個苦掉。史學家猜測可能的原因有兩種:其一是建造宮殿時壓在石柱下避邪,

其二是柱子太短,用來墊高的,這個理由比較牽強。

 

    聖蘇菲亞博物館的入口在地下宮殿附近,這個博物館先經過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教堂,

後又經過查士丁尼大帝改成清真寺,因此內部融合了兩種宗教,最後由土耳其國父凱末

改為博物館。進入博物館的門廊挑高很多,頂端大多是幾何圖樣,而迴廊展示的是和

博物館相關的圖片。沿著一角的迴旋坡度爬上二樓,結果大驚發現內部的四分之一圓頂

架起了鐵架整修屋頂,很煞風景。二樓有過去教堂時期基督教的馬賽克壁畫,雖然在伊

斯蘭教的統治下被覆上灰泥,最後終究被發覺出來恢復原貌。壁畫的色澤和顏色豐富,

令人激賞。畫的內容不外乎是耶穌傳道、聖母和聖嬰圖。

 

    從二樓看博物館的大廳仍然十分雄偉。超級高挑的圓頂,數個巨大寫著阿拉伯文的

盤、弧形的拱廊、以及支撐起博物館的美麗大理石柱、供給光亮的水晶燈,各個都很有

看頭。換個角度從下面往上看又是不同的感受。光線從玻璃窗照射進來,在角落的兩邊

有整顆的大理石球。在朝向聖城麥加的那面牆壁打造得金光閃閃,而上方的半圓形頂部

又露出基督教的馬賽克瓷磚。博物館外面有兩棟特殊的建築,右手邊是過去的小學教室

左手邊是清真寺守時人的房間。

  

    晚上坐T4公車到新城區的塔克辛廣場。公車通過卡拉達橋,一路上兩旁的夜景點亮

博斯普魯斯海峽。不論清真寺、皇宮、車站都是徹夜亮著燈光。塔克辛廣場和想像中不

一樣,中間有獨立紀念碑,而週邊車流和人潮真不少。更有許多警車和警力在周圍警戒

路邊酒醉的醉漢被警伯揍倒推上計程車送走。沿路的沙威馬小吃店、豪華的漢堡王,

意都非常好。街道的這一端不是hotel就是有hip-hop表演的pub、傳統樂器pub、

及我們的目標:kimanci。Kimanci pub是當地人推薦最棒的pub,門口並不起眼。

去之後有幾個彪型大漢守門,推開木門是一條長長的走道,停了一台機車。走道的盡頭

有布簾流蘇。撥開流蘇後,裡面的音樂和燈光頓時流瀉開來。Pub的左邊是彈珠台,

中間是架高的舞台,舞台後方是DJ的工作室,空中掛滿了廢棄的CD片。DJ一邊放著電

腦裡的音樂,一邊搖頭晃腦。

 

    吧台主要有三個,室內兩個,室外一個。室內霓虹燈管閃爍著U2、Queen、Efes

圖樣,機車裝飾性地鉗在牆壁中。吧台亮著昏黃或綠色螢光。外頭倒像lounge bar,

亮著冷藍光,而白色的檯面,給人簡單現代感的乾脆。向外的開放空間可以看到新城區

的夜景。Pub裡面的人出乎意料的少,小弟告訴我們晚上12:00才有live band,只好

到附近晃晃再回來。夜晚的塔克辛廣場和Isklatio街上到處都是人,即使接近午夜,

是唱片行、多媒體店、餐館、街道萬頭竄動,很像台北的西門町。偶而會有一截短小紅

色的復古輕軌電車經過,上面也是如沙丁魚般塞滿了人,身體都凸到車廂外了。

 

    大概十一點多回到Pub,樂團的成員三三兩兩地出現。開始調音、試音、試鼓、

風。今晚樂團的編制十分有趣,六個人擠在狹小的舞台上,keyboard手、鼓手、

小喇叭手、bass手、兩個吉他手。開始表演之後,不得不稱讚表演的精采有驚豔之感

不論是流行樂、藍調爵士、或者舞曲改編樂曲都能很high地表演出節奏感和曲子的

味道。小喇叭的聲音總是在適當的時候出現,solo出一段風味。而吉他的solo和重切

分音節奏配上鼓擊總是把節奏掌握得很好。雖然pub內依舊奇怪地很少人,隨著音樂

來支短舞的客人也不少。表演者的音樂抓住觀眾的內心時,總會在轟隆的音樂聲中

以為自己站在世界的頂端。 

 

    表演一個多小時後又放電子音樂休息。眼見客人稀少,團員一附少不了要休息半

時的樣子在外面悠閒喝酒、抽煙。我們就搭外頭的計程車一路從新城飆回到舊城區

Sultanahmet。半夜藍色清真寺的附近似乎醒著的人還不少,或坐或臥出沒在公

園和餐廳桌椅間,從夜遊者的角度看伊斯坦堡又是不同的面貌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偵探團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