遙想當初在計畫前來倫敦時,估計四口之家未來的花費著實苦惱了一下。
一來是租屋的位置還沒決定,只有大概抓個預算上限,
二來對於倫敦的水電瓦斯費開銷以及一個月的生活費實在不了解,
尤其是冬天的暖氣使用,以及究竟使用多長一段時間,是完全沒有概念的。
其實真實抵達倫敦後,還是會發現一些當初始料未及的開銷,
希望這篇心得文有助於計畫前往倫敦生活,或者唸書的單身男女或家庭,
畢竟在國外生活大不易啊!除非你是銜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或土豪。
首先,先就租屋花費來說:
外國人習慣早早就和小孩分房睡訓練小孩獨立。
因此,如果一個四口之家要租房子,而且只租一房兩廳(包括廚房)一衛,
外國人都會投以奇怪的眼神再向你確定一次。
在找房的初期的確曾經嘗試尋找一房的flat,
但考量剛出生的小小孩通常比較難照顧,而且也許親友會來拜訪暫住,
最後決定租兩房兩廳(包括廚房)一衛,在zone 4的flat:月租金接近1600鎊。
當然,如果是找房仲幫忙,手續費約400鎊/次。
關於租屋可以參考:
接著是交通費,住在遠離市區的地方交通費就相對升高。
交通費在倫敦又常常是連英國人都大喊吃不消的一個問題。
因為學校是在倫敦市區,就直接買學生記名oyster card以及travelcard年票。
可以將年票直接加在oyster card中。zone 1-4 的學生一年travelcard: 1300 鎊。
這部分不包括公車以及坐超過四區的範圍。
如果配偶不是那麼常往來市區,使用oyster card的pay as you go儲值方案即可。
但是要注意尖峰及離峰(9:30-16:00以及weekend)時間。
水電及瓦斯費
這間房子的水公司是:AffinityWater
曾經有網友分享有些地方水費是包在房租內。
就個人與房東簽約,水費是另計的。
另一方面,水費的計算也有分兩種:
一種是水公司估計這區域的用量,繳一整年,沒有水表。
另一種是請水公司免費裝水表,照表收費。
我所住的地區屬於前者,若是要精算節省水費,裝水表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。
但是由於個人房東常常在狀況外,加上倫敦水費不至於太誇張,就乾脆繳一整年。
水費帳單主要分成兩個部分:乾淨用水(clean water)及下水道收費(Sewerage)。
分別是由水公司(我們的是AffinityWater)及Thames Water 收費。
不同的季節收費也會不同,這部分是很親民且很有彈性的。
水費帳單範例
瓦斯費和電費是由npower負責,帳單會一起寄來,以三個月為一期。
npower在今年三月後調降費率,究竟哪一家水電瓦斯公司比較適合,可以多比較選擇。
瓦斯表和電表的刻度需要自行讀表後上網報度數。
固定時間也可能會有公司的人來抄表,主要是電表,因為瓦斯表在戶外。
冬季時的瓦斯和電費平均花費會較多:平均三個月是 327.07 pounds。
偏向夏季,花費就會稍少:平均三個月是232.22 pounds。
有趣的是英國的電表有兩個讀數(rate):一個是白天,一個是夜間。
夜間的費率會比較便宜,時間是11:00 PM-7:00AM,可能因不同公司而有差異。
考慮省電的話,可以多在這個時段用電。
另外,租個有雙層玻璃,有瓦斯爐而非電子爐,使用瓦斯爐煮熱水爐的房子,
整體來說在冬天防寒以及用電量會比較省。
Council tax:
舉凡地區的除草,垃圾收運,街景美化,老人照護,醫療等,
都是從council tax這筆錢來支付。
若是學生的話,而且配偶無工作,家裡無其他成人居住,
務必向council申請減免(exemption)。
否則一年的council tax高達1241.84 pounds
如果帳單先寄來,而減免稅金的申請手續又尚未完成,
承辦人員建議先付款,之後會再由銀行退支票到登記的住址。
英國人辦事效率非常恐怖,從申請到完成辦理減免居然花了三個月!
收到支票後,只要拿支票到銀行臨櫃,請他存入帳戶即可。
相對來說,英國的金融業真的很發達!
行員把寄達家裡的信件上的紙本支票刷過機器,錢就匯入戶頭了!
TV licensing
有需要收看電視節目的話都需要上網付費。
會不斷有宣傳的信件寄到家裡:
大致上就是說不付錢收看電視節目的話,
不論你是用電視,平板,手機看,抓到都是罰1000 pounds。
TV licensing的價格一年是:145.50 pounds
有名的TV license恐嚇信~
其他雜項花費:
倘若三餐幾乎都是在家裡準備,
一家四口的雜項花費(包括買菜,日常用品等):
一個月約是500-600 pounds。
考量購買小孩的衣物,旅行,增加小孩上學的時數,辦生日party等等,
都會是額外的生活支出喔!如果沒有特別注意的話,很快就會透支了啊!
2016.8.25「更新」:
小小孩的上學治裝花費有是不容小覷的!
光是買襪子:5鎊,鞋子:42鎊,
制服,書包,毛衣,運動服,褲子等等,花個一百鎊跑不掉。
如果是就讀教會學校的話對於服裝尤其嚴格,
對於衣服的顏色統一及Logo都會要求,有時候只能去特定的店家才買得到,
完全是壟斷的市場啊~